本课程是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、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广东省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,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,华体会·(hth)体育一流课程、优秀金课、优秀项目化课程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
课程定位
课程框架
项目化课程框架。
精选四类行业常见产品载体作为典型岗位项目,项目由简单到复杂,覆盖岗位常见工作任务。
课程在项目攻关的要求下驱动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学习。
内容结构
4类3组共12个技能,各自独立,不分先后顺序,可以从任何一个内容开始你的学习。
项目简→繁,技能易→难。
12个核心技能满足常见任务需求。把原本感性为主的经验设计,创新性地重构成理性的规范技巧应用,让非艺术生快速入门学会视觉设计和执行。
课程思政
溶解渗透到项目实践中,设计自信随技能熟练而加强,职业精神在反复攻关中领悟。
学生在设计制作中逐步认同,通过项目攻关达到知行合一。
项目仿真实践预演岗位工作情境,难度递增推动学生从“设计小白→设计熟手”。
学习收获
学完本课程,你能运用视觉设计提升信息传播效果;能独立设计出遵循大众阅读逻辑、符合视觉传播规律、具备艺术审美特征的视觉版面。
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、作业、汇报等等,学了版面设计,这些跟我们息息相关的视觉信息都能变得更美更吸引人。
亮点特色
1.实践技能+设计技能+思维技能=落地执行能力。
原创性地把感性设计行为,转变为任务驱动下的理性技术攻关。各类设计规范、方法、技巧,归纳成有数据、可执行的技能点,用技能叠加数据/规范做设计,好入门进步快。
2.设计传承+真题实训培养学生设计自信。
案例图片等资源主要选用中国设计师设计、汉字为主的作品,作为执行榜样,开拓学生设计思路,潜移默化传承东方设计美学。项目来源真实企业课题,实题新做,同样可以获得岗位经验,提升做设计的自信。
3.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。
讨论区增值评价激发学习竞争。学生作品图片提交至讨论区,学生助教在教师指导下评价,作品和得分全公开,随时可查。激发学生好胜心,带动讨论区互动积极有效发展。横纵双向评价提升学习进取心。横向,评价学生之间的水平高低,纵向,评价个人的进步程度,进步显著也可以拿高分。
一.知识目标
1.掌握版面标题、文本、图片、色彩元素设计技巧;
2.掌握岗位常见典型版面设计任务的工作流程;
3.熟悉版面形式美法则和设计思维运用技巧;
4.掌握独立完成版面设计综合项目任务的设计技巧;
5.了解设计、传播、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。
二.能力目标
1.具备对媒体版面作品的鉴赏分析评判能力;
2.具备根据项目需求整理任务单和素材库的能力;
3.具备独立设计不同传播载体视觉版面的能力;
4.具备整合不同类型版面形成风格体系的能力;
5.具有跟踪新技术、新思维的创新设计职业能力。
三.素质目标
1.引导学生扎根本土、钻研文化,提升家国认同;
2.培养学生美学认知、设计欣赏,强化艺术审美;
3.培养学生设计思维、整合思路,提升设计自信;
4.培养学生岗位认同、职责担当,提升职业素养;
5.培养学生流程严谨、技术标准,建立规范意识。
会使用办公软件(Word、PowerPoint)
会使用平面设计类相关软件(Illustrator、PhotoShop、CorelDraw等)
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,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,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,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,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。
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,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,或者访问 https://www.icourse163.org/verify,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。学生可在“个人中心-证书-查看证书”页面自行下载、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。
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,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(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,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),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,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(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),完成在线付费申请。
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:
1.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,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,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。
2.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,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。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。
配套教材(课程负责人主编)
《版面设计》,陈琪莎、宋海燕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ISBN978-7-5184-2984-4
2024年8月第一版第四次印刷,中国轻工业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,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。
教材活页(课程组自编)
电子版教材,上传于课程平台,可实时更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资源。
可在教材活页单元学习,配合纸质教材使用,共同构成融媒教材。
Q:课程有时间限制吗?如果我错过最初的开课时间,还能完成课程学习吗?
A:课程内容都会提前开放,所有作业和测验考试截至时间均在课程结束前截止。只要在开课时间内选课,就能完整学完课程。
Q:课程内容没学懂或有疑问怎么办?
A:可以在课堂交流区参加讨论,也可以到讨论区主动发起讨论主题,老师非常乐意与同学们交流,课堂交流讨论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哦。